产业资讯

“新基建”风口下充电桩需审慎布局

所属分类:新能源汽车发布时间:2020-03-18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列为“新基建”之一。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被按下暂停键的市场经济有望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重新被激活。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我国接下来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基建”。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凭借万亿元市场潜力尤其受到关注。

作为新型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充电桩的建设一直较为滞后,并已成为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后一站”。而站在“新基建”的风口之下,“最后一站”未来能否打通?充电桩又该如何乘势布局?

万亿市场下难迎爆发

充电桩被列为“新基建”之一,犹如给整个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极大增强了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信心。

按照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53.1万台,私人充电桩71.2万台,车桩比约为3.5:1,仍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会峰保守估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10年,我国充电桩仍存在6300万个的缺口,预计将形成10253亿元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那么,受益于“新基建”的启动,万亿元市场潜力的充电桩行业,就会迎来大爆发吗?

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猛看来,充电桩列入“新基建”之一,整个行业确实会由此受益,但充电基础设施能否实现提前规划、合理布局,仍有一定风险。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秘书长关积珍也表示,充电桩列入“新基建”这一战略方向是对的,但大规模建设发展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关积珍对《中国科学报》分析,首先,现有充电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状态,未来充电技术的主流趋势仍不确定。其次,国际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是一波三折,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走向、能源供给的主导方式都不好过早下定论。因此,就目前来看,面向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的具体设备、技术内容等都需要审慎实施。

“目前,许多媒体强调充电桩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实际上应谨慎对待。”徐猛也对《中国科学报》说,虽然国家已明确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地位,但是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实施相应的配套辅助措施,例如推动小区、商场等停车位充电桩建设,完善场地审批、申报办理流程等具体辅助手段,要想真正实现充电桩的加速布局可能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如果行业参与者无法从生产运营中获利,也难以维持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在徐猛看来,充电桩行业早已从圈地建场转变为考虑供求平衡关系的合理建桩。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的利益相关者而言,如何更加合理地规划充电桩布局、提升充电桩利用率、拓展其盈利模式,才是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非延续建设初期盲目增设充电桩设施的行为。

运营商环节掣肘建设进度

充电桩产业链涉及上游的设备生产商、中游的运营服务商,以及下游的整体解决方案商。就上中下游来分析,尽管各个环节都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但充电桩建设滞后的主要矛盾还是集中于中游运营商环节。

徐猛表示,当前,运营商面临四大矛盾,一是充电桩建设场地需求与现阶段城市土地供应紧张之间的矛盾;二是充电基础设施的高建设成本、长投资回报周期、巨大的前期亏损与模糊的盈利商业模式之间的矛盾;三是充电桩基础设施发展和相关配套设施能力提升之间的矛盾;四是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低与充电桩覆盖率不足之间的矛盾。

而在各种矛盾的阻碍之下,也导致充电桩的“槽点”非常多,用户体验并不好。比如用户需要在手机上安装十几个App,每到一个充电站就得先看看是谁家的,然后再打开谁的App。徐猛也指出,除了操作、支付方式不便捷,车桩兼容性和充电过程安全管控、充电桩损坏维修以及位置定位、充电效率等存在的问题,都很大程度上源于充电桩运营管理层。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主任张帆认为,随着行业发展日趋成熟,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优质的充电服务体验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因为只有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才会反过来刺激需求。整个充电桩行业更需要沉下来做精细化运营,避免“摊大饼”式增长。

对此,徐猛建议,运营商在建设之初,就要根据目标客户群体的运行规律、使用习惯、停放地点及时间等完成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布局。另外,要加强基于移动互联App的创新运营服务方式。充电桩可以多家经营,但是用户接口需标准化。例如,通过一个App,用户便可搜索所有公司的充电桩,了解其位置信息和占用情况,并完成快捷支付和反馈充电桩损坏情况等。由于目前多数充电桩具有无人值守、用户自助式操作的特点,运营商还需要配置监控平台和运营维保团队,以实现充电桩使用过程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当然,为提升用户服务水平,除去设备服务运营商的积极作用,设备供应商以及国家政府也需给予一定支持。”徐猛补充道,例如,设备供应商要突破充电技术,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安全等级;国家也应积极完善充电桩建设资质认证体系,避免充电桩质量参差不齐。

“新基建”需引入新技术

在孙会峰看来,“新基建”中指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仅仅是传统的充电桩,“新”还代表着新的数字化技术,指充电桩与通信、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有机融合。“新基建”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新技术来提升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根据相关调查,66%的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不如普通汽车方便,而其中63%的人觉得充电问题是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阻碍。所以,除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充电效率也是充电桩行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在消费者看来,充电阶段所消耗的时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寻找充电桩的时间和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时间。”徐猛表示,对于前者,如何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之间的双向互动十分重要。这种信息互动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形成可查询、预约、支付及远程操控的“互联网+充电”的运营模式,同时提升充电桩利用率并减少用户充电等待时间。

而对于后者,目前充电桩充电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充电桩功率较低,以及受电池技术发展限制,新能源汽车充电倍率较低。所以,未来还需要将充电技术(如无线充电、闪速充电)与电池技术协同发展,真正提高充电效率,进而增加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周转率。

随着“新基建”概念的提出,徐猛建议国家要尽快完善对充电桩行业的具体扶持政策,比如提高充电桩技术研发与创新的奖励力度,以及对充电桩企业实行减免税等减轻企业资金负担的举措。另外,为破除行业参与者之间的壁垒,各企业之间也应加强协作和互通,推进行业相关统一标准体系的建立。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设轻运维,而充电桩作为‘新基建’,除硬件建设外,后期的运维更为重要。”孙会峰强调,充电基础设施之外的云端管理平台、运维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都将成为发挥“新基建”价值的重要保障。政府层面也应该优化传统的基建模式,将建设重点转移到数据、运维等软性层面上来。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泗水道617号宝拓大厦905传真:0592-2101985联系电话:0592-2108085

版权所有:福建省新能源科技产业促进会(新能源产业联盟)闽ICP备18012727号-1